贾琏有个小厮叫兴儿,在偷娶尤二姐一回,面对尤二姐询问,对贾府众人有过一番不亚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评论,而且相对来说,还比较客观中肯。
其中,他对平儿有这么一番评价:平姑娘为人很好,虽然和奶奶一气,他倒背着奶奶常做些个好事。小的们凡有了不是,奶奶是容不过的,只求求他去就完了。
兴儿的话里明确提到,平儿虽然忠于王熙凤,但并不是愚忠,也从不助纣为虐,而是会时常背着凤姐做好事,而且她会想办法帮底下犯错的人遮掩,由此可见她的善良。
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贾琏出轨鲍二家的王熙凤泼醋一回,凤姐喝多了酒,要回家躺一会,却发现有两个丫头鬼鬼祟祟的,见了她就跑,后来她逮住其中一个丫鬟,上去就是俩耳光。
王熙凤虽然是年轻媳妇,但打人下手非常重,两个耳光下去,那小丫头的两腮立马就紫胀起来,如果再打,可能就要出事了,就在这时,善良的平儿说话了,她劝凤姐:奶奶仔细手疼。
表面上看是平儿在维护自己的主子,怕凤姐打多了耳光手疼,其实我们都知道,平儿这是看不得凤姐如此狠毒,她这是在救小丫头呢。平儿一句话,凤姐果然停下手来,不然那小丫头就惨了。
展开剩余85%平儿不仅善良,也聪明,毕竟在凤姐身边服侍多年,她很了解王熙凤的脾气,知道说什么话管用。如果她直接来一句,奶奶别打了,再打她就晕过去了,你觉得凤姐会怎么想?
王熙凤一定会认为,好你个,你不帮着我,反帮着这小丫头子。以凤姐多疑的性格,势必会怀疑平儿对她的忠心,进而怀疑平儿跟贾琏一气,两人合伙害她。
小蹄子
还是偷娶尤二姐一回,王熙凤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后,各种作践,尤其在贾赦将秋桐赏给了贾琏之后,王熙凤屋里顿时“热闹”起来。
凤姐利用秋桐对付尤二姐,而贾琏又跟秋桐干柴烈火,将尤二姐抛之脑后,平儿看着尤二姐心里同情,但又不好明着帮她,只能偷偷地给她送些饭菜。
这事儿又被秋桐发现并告诉了王熙凤,说凤姐的名声都是平儿弄坏的,凤姐就骂平儿吃里扒外,平儿也不敢多说什么。
尤二姐这事儿,平儿心里过意不去,不仅仅因为她善良,见不得凤姐、秋桐等人的狠毒,还因为这事儿最先还是她告诉了王熙凤,她觉得尤二姐有今天,她也是有责任的。
但作为凤姐的陪嫁丫鬟,她自然先要忠于凤姐,不然她在贾府又靠什么立足呢?况且她当时并不认识尤二姐,更不知尤二姐为人,因此,发现不利于凤姐之事,立马报告,是她的职责。
如果尤二姐是秋桐那样的人,你觉得平儿会同情她吗?恨还来不及呢。平儿是善良,但她不是神仙佛道,做不到众生平等,她的善良只给那些同样善良弱小、值得同情的人。
后来尤二姐吞金自逝,贾琏没钱装裹尤二姐,又是平儿,偷偷地弄出了二百两银子给他,这才完了尤二姐后事。
平儿当时可是冒着被凤姐发现甚至再次被打被骂的风险的,但死者为大,善良的她顾不上那么多,那一刻,她早已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。
刘姥姥二进贾府一回,要回去时,平儿不仅送了刘姥姥自己的一些衣物,还问刘姥姥要了不少干菜,说贾府上上下下都爱吃,其他的都不要,别枉费了心。
不知道大家读到这一段时,有没有好好品味平儿话里的意思。平儿为什么问刘姥姥要干菜?这里面至少有三层意思。
一则是贾府赠了刘姥姥许多财物,这让刘姥姥感激的同时,也甚是过意不去,平儿张嘴问她要东西,减轻了刘姥姥的心理负担,因为至少她也有东西回报贾府。
二则是善良的平儿果真把刘姥姥当成了亲戚,通过要菜暗示刘姥姥,以后尽可以光明正大地来。你不来,我们可就吃不上干菜了。
三则是平儿说的很明白,贾府上下都爱吃干菜,他们也只要这个,其他的一概不要。平儿这是不让刘姥姥花冤枉钱,不要买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,只带干菜就完了,她这是替刘姥姥着想呢。
不管这话里有几层意思,其实最终都表达了一层意思,平儿作为丫鬟,即便再有头脸,也是奴仆阶层,她懂刘姥姥这些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,所以她只让刘姥姥带农村处处可见的干菜。
她的善良从来不是挂在嘴上,也不是自我标榜,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他人着想。
平儿当然知道,各种干菜在农村太常见,也容易得,且不花什么钱,这对刘姥姥来说,不是难事,也不会产生经济上的负担,同时又减轻了她的心理负担,而贾府之人也吃到了正宗的干菜,一举三得,不得不说,平儿真是个聪明善良的姑娘啊。
平儿的虾须镯丢了,后来发现是宝玉房里的坠儿偷去了,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处理这事儿?直接告诉王熙凤?还是告诉贾宝玉?看看平儿是怎么处理的。
她瞒着王熙凤和贾宝玉,偷偷把麝月叫到跟前,告诉她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具体的处理办法,说白了,善良的平儿不想把事情闹大,那样一来,大家都不得安宁,她要把事情压下来,悄悄地解决。
这既是平儿一贯的为人处世的风格,也是她聪明善良的最好体现,代凤姐行权处理小厨房事件一回,平儿就曾说过这样的话:大事化为小事,小事化为没事,方是兴旺之家。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,便扬铃打鼓地乱折腾起来,不成道理。
这说明,平儿既有理家的才干,也有做人的智慧,这一切,都源于她内心深处的善良,以平儿的身份和地位,她如果跟王熙凤沆瀣一气,谁也不敢把她怎么着,而她在作威作福和与人为善之间,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。
平儿的善,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,她从不会因为自己受到了委屈,就不再善良,相反,即便她因为善良而受了委屈和不公,事后她依然坚定地站在了善良这一边,从未动摇,这才是真正的根植于内心的善良。
也正因此,平儿在贾府几乎活成了唯一零差评的存在,上至贾母等主子,下至兴儿等奴仆,包括李纨、宝玉、宝钗、探春等年轻的主子,没有一个不佩服平儿的为人处世的,而这又何尝不是平儿的善良换来的福报呢?
就连跟贾琏偷情的鲍二家的,也对平儿的为人竖起大拇指,还建议贾琏: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,只怕还好些。也正因此,凤姐对平儿疑了心,害的平儿又挨了琏凤夫妇一顿打骂。
李纨也曾当着凤姐面替平儿打抱不平,她说王熙凤:给平儿拾鞋也不要,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。后文李纨再次盛赞平儿:不知道的人,谁不拿你当作奶奶、太太看。
这话一点不假,刘姥姥一进贾府时,看到平儿遍身绫罗,穿金戴银,花容月貌的,还真差点把她当成了凤姐。我想,刘姥姥有这样的误判,不只是因为平儿的容貌穿戴,还因为她给人的气质感觉。
平儿之所以能收获贾府上下如此一致的好口碑,当然不只是因为她能干,是王熙凤的左膀右臂,能够协助凤姐甚至单独处理许多事务,更源于她根植于内心的善良。
这份善良让她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,都变得更随和更从容也更容易亲近,也因此让她成了长辈眼中的好孩子,平辈眼中的好姊妹,下人眼中的好姑娘。
作者:夕四少,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。
发布于:安徽省宝尚配资-可信的股票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佣金-全国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