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吃五谷杂粮,怎么可能不生病?
允许一切发生,即使是生病。去年,陆陆续续有三位网友说自己得了中度抑郁症,不涉及具体症状的描述,我也就没当一回事儿。甚至心里有种荒谬感,觉得:
“咋?抑郁症还生出自豪感啦? 觉得得个这个病,还挺时髦哒?”机缘巧合,后来考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证书,也借此读了大量的心理类书籍。最重要的是,今年遇到了一个小伙伴,她现身说法了得抑郁症之后的体验,让我为之前对这种疾病的浅薄认识感到脸红。
小伙伴肖肖人很善良。这么说吧,但凡这人混蛋一点,哪怕是一丁点儿,TA就不可能得抑郁症。TA把所有的攻击性都给到了自己身上,即使本人已经千疮百孔,也舍不得伤害其他人。
肖肖的症状是每天早起睁眼第一件事,就是“想死”。没有力气做任何事情,需要旁人连拉带拽拖着她,才能往前“蛄蛹“。前胸和后背,每天想被人暴打过一顿一样,闷闷得疼。
展开剩余79%16岁父亲去世后,小小年级的肖肖心疼妈妈,从此就把照顾妈妈情绪的重担背在自己身上,每天回到家就是关心妈妈开不开心,陪着妈妈说说话聊聊天,开解宽慰妈妈。渐渐的,肖肖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,变成了一个“讨好型人格”的人,极其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和争执。
然而,这样与同学和朋友的相处模式,并没有让肖肖成为一个看上去跟大部分人关系不错的人,反而让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,“很边缘化”,与她想要的“希望所有人都喜欢我”背道而驰。
久而久之,肖肖开始觉得特别累,累到没办法关心自己和家人。
就连老公出差一个月,也想不起来打个电话问候一声。肖肖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有其他的多重身份:她不仅是她自己,也是一位妻子和一个母亲。
事与愿违,表面上看着“自私“的她,却在内心备受煎熬。肖肖发觉自己总是“在索取”“在内耗”,牢骚满腹。
肖肖也很委屈。她认为自己生病了,为什么一个生病的人却得不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?这种想法验让她“越来越不好了”。
吃西药,看中医,扎针灸,甚至神神鬼鬼的一些招数都用过之后。我和肖肖在成长课相遇,发现肖肖开始领悟到一些事情后,整个人有了变化。
所谓的“自卑”,其实是内心“自大”的映射。肖肖想去索取他人对自己的关注,却发现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你好,除非你是一个对别人“有价值”的人。
只有愿意去付出,才会收获真正的尊重。总是等着被人来拯救的公主,是等不来白马王子的。人,还是要活自己,把自己活明白了,活得轻松而有价值了,自然会有人来爱你。你的掌控,你的索取,都强求不来尊重。
其实,双相情感障碍就像一场没有规律的天气 —— 前一秒可能还是烈日当空的躁期,下一秒就会坠入暴雨倾盆的郁期。
小帕说的 “给珍珠奶茶打电话”,听起来像个荒诞的笑话,可对躁期的患者来说,那是大脑神经在超速运转时的 “胡言乱语”:
思维像脱缰的野马,语速快到咬字不清, 精力旺盛到几天几夜不睡也不困,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 狂花钱时甚至会有种 “钱是大风刮来的” 错觉, 仿佛全世界都该为自己的热情让路。可这份 “热情” 背后,藏着的是失控的恐慌。
就像有人突然被按了快进键,身体和情绪都跟不上思维的速度,只能被推着往前冲。而当躁期的潮水退去,郁期就会带着更刺骨的寒意袭来 —— 和肖肖的 “想死” 类似,却可能更沉重:
不想说话,不想吃饭,连呼吸都觉得累, 之前躁期买的一堆东西堆在角落,像一个个嘲讽的符号,让人陷入 “我怎么会做这种事” 的自我否定里。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,狂躁期的表现不是快乐,是被绑架的亢奋。就像有人被迫坐在过山车上,明明吓得浑身发抖,却被外界误以为在享受刺激。双相的难,不在于某一个状态的极端,而在于两种状态的切换像断崖式的坠落与攀爬,身体和心理都在反复被撕扯。
“疾病不是人格的污点,而是生命在某个阶段的重感冒 —— 它会让人难受,却不该被钉在‘异常’的标签上。” 小帕愿意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,其实都是在撕开一层面纱:心理疾病从来不是 “矫情” 或 “时髦” 的勋章,而是需要被看见、被理解的痛苦。
理解双相,不是要惊叹于它的戏剧性,而是要看见那些在“躁”与“郁”之间颠沛的灵魂,其实和我们一样,都在渴望一份稳稳的平静。
所以,当我们听到 “给珍珠奶茶打电话” 这样的故事时,不妨少一点猎奇,多一点体谅。那些在情绪里翻涌的人,和我们没什么不同 —— 他们只是暂时被乌云困住了,需要一点时间,一点光,还有一句 “没关系,慢慢来”。
而对于正在经历这一切的人,请记得:你的情绪波动不是你的错,承认它、面对它,寻求专业的帮助,就已经很勇敢了。
乌云总会散的。
发布于:北京市宝尚配资-可信的股票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佣金-全国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